板子上分布了主要的电子元件及接口、一些辅助电子元件、电路系统,主要的电子元件就是类似于中央处理器这类玩意儿,光有电子元件还是不行的,还要有这些元件间互相通信的电路系统,为了方便组装,这些东西全部汇集到一块板子上,避免了杂乱无章的各种元件及线路随意散乱。 随着加工工艺精密化程度逐渐提高,一些标准配置(如声卡、显卡、内存、摄像头等等)需要插装在主板上的元件,其实也可以集成到主板上“合为一板”。 由于考虑到升级性、互换性、组装性及形状等因素,往往这类电子元件不会被集成到一块板上,于是就有了“主板”这一称呼。 像大多数存储卡、电池、数据线接口、耳机接孔等等,这种接口类的玩意儿习惯性的做在主板的电路系统上。
单面板
在基本的PCB上,零件集中在其中一面,导线则集中在另一面上。因为导线只出现在其中一面,所以这种PCB叫作单面板(Single-sided)。因为单面板在设计线路上有许多严格的限制(因为只有一面,布线间不能交叉而必须绕独自的路径),所以只有早期的电路才使用这类的板子。
多层板
为了增加可以布线的面积,多层板用上了更多单或双面的布线板。用一块双面作内层、二块单面作外层或二块双面作内层、二块单面作外层的印刷线路板,通过定位系统及绝缘粘结材料交替在一起且导电图形按设计要求进行互连的印刷线路板就成为四层、六层印刷电路板了,也称为多层印刷线路板。板子的层数并不代表有几层独立的布线层,在特殊情况下会加入空层来控制板厚,通常层数都是偶数,并且包含外侧的两层。大部分的主机板都是4到8层的结构,不过技术上理论可以做到近100层的PCB板。大型的超级计算机大多使用相当多层的主机板,不过因为这类计算机已经可以用许多普通计算机的集群代替,超多层板已经渐渐不被使用了。因为PCB中的各层都紧密的结合,一般不太容易看出实际数目,不过如果仔细观察主机板,还是可以看出来。
目前的电路板,主要由以下组成
线路与图面(Pattern):线路是做为原件之间导通的工具,在设计上会另外设计大铜面作为接地及电源层。线路与图面是同时做出的。
介电层(Dielectric):用来保持线路及各层之间的绝缘性,俗称为基材。
孔(Through hole / via):导通孔可使两层次以上的线路彼此导通,较大的导通孔则做为零件插件用,另外有非导通孔(nPTH)通常用来作为表面贴装定位,组装时固定螺丝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