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过,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劳动连接着人类社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关系着国家、家庭和个人的前途与命运。教师是传递和传播文化的专职人员。认识教师劳动的特点,是认识教师职业的起点。教师的劳动是一种以培养人为主要任务的劳动。由于教师劳动对象、劳动手段和劳动过程具有特殊性,从而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自己的特点。概括起来,教师劳动具有如下几个特点:复杂性、示范性、创造性、滞后性和学习性。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首先,学生身心发展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劳动的复杂性。教师劳动的对象是人,是思想感情,有主观能动性的活生生的人。他们的生活经历、家庭背景不同,个性各异,每一个都是独特的个体。其次,教学任务的多面性,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复杂性。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为了塑造好人的心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后,教育力量的多元性影响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学生在成长中除受教师影响外,还会受到社会和家庭等方面力量的影响,特别是社会信息量太大,社会环境复杂,需教师及时根据情况调整教育方式。
“师者,人之模仿也。”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教师劳动与其他劳动的不同,在于教师主要是用自身的思想、学识、能力、言行和人格等通过示范和引导的方式影响学生。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求教师要做好榜样示范的作用。教师劳动之所以具有示范性,还在于学生具有模仿性和向师性。教师的人格、学识、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等都在自觉或不自觉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成为学生的榜样。身教重于言传,教师的示范作用是一种无声而强有力教育力量,任何教师都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教师对象的特殊性和教育情境的复杂性的难以推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改变教学程式,模式和方法,创造性地工作。这种创造性表现在:第一,因材施教。教师劳动的对象具有一定自觉意识、情感和个性的千差万别的人,有着不同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第二,表现在对教育和教学原则的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教学内容选择和处理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第三,表现为教师的教育机智。教育机智指的是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合理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及时、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体现教师劳动具有滞后性的特点。对年轻一代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而是长期教育的结果。学生的身心发展是长期、反复不断提高的过程。另外,教师的劳动对象是人,教师劳动的社会成效要通过人来体现,并不是一时可以检验出来的,而是要在学生参加工作以后才得到体现和检验,所以教师劳动具有滞后性的特点。认识教师劳动的长期性,要求教师必须着眼于未来,着眼于学生长期的发展。
终身学习是教师发展的不竭动力。当今社会终身学习的理念如火如荼,各行各业都需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教师这一职业特殊性也使得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方面对教师提出更高、更特殊的要求。未来适应现代社会的挑战和学生未来的发展,教师要不断接受新的知识,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学习心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与技术,做到终身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