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作业场所一般多含有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氨、甲烷(沼气)和氰化氢等气体,其中以硫化氢和一氧化碳为主的窒息性气体尤为突出。常见的有限空间作业有:清理浆池、沉淀池、酿酒池、沤粪池、下水道、蓄粪坑、地窖等;工地桩井、竖井、矿井等;反应塔或釜、槽车、储藏罐、钢瓶等容器,以及管道、烟道、隧道、沟、坑、井、涵洞、船舱、地下仓库、储藏室、谷仓等。在这些有限空间场所作业,如果通风不良,加之窒息性气体浓度较高,会导致空气中氧含量下降。当空气中氧含量降到16%以下,人即可产生缺氧症状;氧含量降至10%以下,可出现不同程度意识障碍,甚至死亡;氧含量降至6%以下,可发生猝死。
有限空间作业“十必须”内容包括:
1、必须办理许可审批手续;
2、必须采取可靠隔断(隔离)和置换措施;
3、必须执行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
4、必须保持通风设施的正常连续运转;
5、必须佩戴气体监测仪;
6、必须配备通信联络工具,设置监护人并保持联系;
7、必须按照作业标准和单项技术措施作业;
8、高处作业的有限空间必须设置逃生和应急救援通道;
9、必须保持出入口畅通;
10、发生异常情况必须立即撤离。
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标识。在有限空间进入点附近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标识,提前告知作业者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和防控措施。明确有限空间现场作业负责人、作业人员、监护人员及检测人员的职责,不在没有监护人的情况下进行作业;对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包括有限空间存在的危险特性和作业的要求,进入有限空间的程序,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应急救援措施等内容。
管理措施包括:
建立受限空间风险管控数据库,提升受限空间风险识别能力。一是建立受限空间作业清单,涵盖石化行业可能存在的受限空间类型。二是基于历史事故案例,结合实际建立受限空间作业风险清单以及与之对应的风险防控措施,提升受限空间作业风险管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