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流程
提交申请:向法人登记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提出申请,并按要求提交相关材料,如《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资质申请表》、专业技术人员简表、质量管理手册、仪器设备清单及检定证书等。
受理决定:气象主管机构在收到全部申请材料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书面决定。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的,予以受理。
现场核查(如有需要):受理后,气象主管机构可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到申请单位进行现场核查。
评审与审查:委托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资质评审委员会评审,并对评审结果进行审查。评审委员会以记名投票方式表决并提出评审意见。
作出认定: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自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作出认定,专家评审所需时间不计入许可审查时限。通过认定的,颁发《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资质证》,并在作出认定后三十个工作日内报气象主管机构备案;未通过认定的,书面告知申请单位并说明理由。
管理制度材料2: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质量管理手册,应包括检测质量管理制度、质量保证体系框图、相关技术标准目录等内容。
生产管理制度,包含生产制度和实施、事故应急预案和实施、事故分析处理制度等。
没有防雷检测资质会受到以下处罚:
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按照权限责令停止无资质从事雷电防护装置检测的违法行为。
罚款:处 5 万元以上 10 万元以下的罚款。
没收违法所得: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承担赔偿责任: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信用惩戒:处罚结果纳入全国防雷装置检测单位信用信息系统并向社会公示,可能会影响企业在行业内的声誉和后续发展,如被列入 “黑名单”,气象主管机构实施行政审批时,不得委托该单位开展相关防雷技术服务。
追究刑事责任:如果无资质从事防雷检测的行为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例如在检测中故意弄虚作假,导致重大事故发生,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
具体的处罚情况会根据违法情节的轻重、是否存在违法所得、是否造成损失以及是否积极配合整改等因素来综合判定。
网上申报与纸质材料提交:部分地区要求先在相关政务服务网或指定平台进行网上申报,按系统要求填报信息并上传申请材料。之后,将纸质申请材料提交至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指定地点。纸质材料应使用 A4 纸打印或复印,填写完整、清晰,并加盖申请单位公章,注明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