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瑞德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创设问题情境引动学生探究—以数学为例

郭总监    2018-12-03 10:50:40    5850次浏览

创设问题情境引动学生探究—以数学为例

“学起源思,思起源疑”。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有意识地设疑问、立障碍、布迷局、揭矛盾,那么,就能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处于“心欲求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从而引动学生探究,达到激发思维的目的。这一教学策略的本质就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所谓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指教师精心设计一定的客观条件,如提供学习材料、动手实践、解决问题的方法等,使学生面临某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感到原有知识不够用,造成“认知失调”,从而激起学生疑惑、惊奇、差异的情感,进而产生一种积极探究的愿望,集中注意,积极思维。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基本模式是:设置疑问—认知失调—探究讨论—问题解决—评价反思,其中关键的环节是设置疑问。那么,怎样创设问题情境,才能既有利于学生探究,又能取得教学的实效呢?

1创设问题情境应遵循的原则

1.1针对性

问题情境应根据教学内容,抓住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紧扣教材的中心及重点、难点设疑。例如,“平面的基本性质”一节的教学,向学生提问:你能用数学的眼光来分析下列问题吗?(1)怎么检验教室的地面铺得平不平?(2)为什么用来作支撑的架子大多数是三角架?(3)为什么只要装一把锁门就能固定?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的作答、体悟,把这节课的重点、难点逐步引入,从而调动了学生探究的主动性。

1.2启发性

设问应联系学生已有知识、能力及个人经验,提出的问题应是学生乐于思考且易产生联想的。例如,在讲高中实验教材第二册不等式证明的例题时,由于是阴雨天,教室内的光线较暗,于是笔者用以下问题作引入:大家知道,建筑学上规定:民用建筑的采光度等于窗户面积与房间地面的面积之比,但窗户面积必须小于地面面积,采光度越大说明采光条件越好。试问增加同样的窗户面积与地面面积后,采光条件是变好了还是变坏了?为什么?学生很快进入了探索状态,并找到了问题所隐含的数学模型:若窗户面积为a,地面面积为b,则a<b,设共同增加的面积为m,问题即转化为比较与的大小问题。由于有了实际问题背景,同学们的探究热情异常高涨,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构造函数法、定比分点法,数形结合法等十几种方法竟相出现。在解题回顾中,师生还共同对问题进行了引申、推广及相应证明,从而增强了学生探究的信息和勇气,领略了成功的喜悦和创造的快乐。

1.3挑战性

提出的问题难度要适中。问题太易,学生会产生厌倦和轻视心理;太难,学生会望而生畏。即教师提出的问题应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能够“跳一跳,摘果子”。例如,在教学“无穷等比数列各项和”时,我把教材上等比数列的一道习题作改造,让学生解答:一个球从10米高处自由落下,每次着地后又跳回到原来高度的一半再落下。到它停止时,共经过了多少米?当学生求得n次着地时,共经过了(米)。球着地多少次后,球才会停止呢?学生的探究受到了挫折,但大家又能猜出小球停止时,共经过了30米。通过多媒体的动画设计,学生能更生动真切地感悟到有限与无限、精确与误差、运动与静止的极限过程,从而对无穷等比数列各项和有了深刻的领悟。

1.4明确性

设计的问题要小而具体,避免空洞抽象。可把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分解成几个有内在联系的小问题,步步深人,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教学“直线与方程”这节课时,分别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1)集合表示什么?(从数形两个方面去理解)(2)集合是否表示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点的集合?集合呢?(感悟直线方程定义中的纯粹性与完备性两者缺一不可)(3)集合A、B分别表示什么意义?随着这几个具体问题的思考、讨论、比较和总结,学生的思维逐步逼近直线与方程概念的本质特征。

1.5趣味性

新颖、奇特而有趣的问题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情绪,学生学起来兴趣盎然。例如,在上“锥体体积”的习题课时,我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米仓量米处,有一个V形漏斗,你可以采用两种方案来量米,一种是一次性把漏斗装满,另一种是把米装到漏斗高度的一半,但可以量七次。你准备采用哪种方案?学生对此感到新奇有趣,急欲找到答案,思维一时活跃起来,从开始的猜想和争论,到动手计算和探究(锥体平行于底面的截面的性质),学生既运用了知识,又发展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创设问题情境的常用形式

2.1创设类比情境

以“复数的有关概念”为例,(转载自中国教育文摘,请保留此标记。)设计了以下问题与实数作类比,供同学们探究:

(1)若,其中为有理数,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为什么?若,为实数,又能得出什么结论?

(2)实数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虚数行吗?若不行又怎么办?

(3)如何化简?请你大胆预测一下,以后又怎样化简

随着学生在课上探究的不断深人,师生共同构建起复数概念的知识结构,并在此解决的过程中,提炼出一些思想方法。问题(l)渗透了反证法,改变的限制对判断的影响,可加深对问题的理解;由问题(2)学生对“升维”必要性的理解,并与复数相等条件作呼应,使数形结合,相得益彰;由问题(3)学生理解了引进共扼复数的目的和作用,渗透了配对思想。这里,类比给学生提供了探究概念的情境。

2.2创设直观情境

以“函数周期性”的教学为例,我们列出了以下背景材料供学生探究时思考:什么叫周而复始?地球自转的周期是多少?地球公转的周期是多少?物理中是怎样定义周期的?正弦函数的图象是怎样形成的?(单位圆等分后移动描点法)课上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思考图象出现不断反复的物理意义及数学依据,逐步抽象出函数周期性的定义。在此基础上,对定义中常数T及x的任意性作深人探究:给定的常数T是一个什么样的常数?它具有唯一性吗?它一定具有最小正值吗?在中,为什么x必须是定义域中的任意值?若a是非零常数,且对于任意x分别满足:(1),(2),(3),问是否一定为周期函数?这些“问题串”,使学生对函数周期性的认识从感性走向理性,从浅显走向深人,而直观情境则犹如探究的向导。

2.3创设猜测情境

例如,在讲反正弦与反余弦函数之间的关系时,笔者并没有直接给出教材上例题的结论,而是让学生大胆猜想。有的同学从特殊到一般,即等,作出猜测:;有的从反正弦与反余弦函数图象作出上述猜想;有的则先从x>0着手,通过构造直角三角形得出结论,而当:x=0时只需验证,当:x<0时,则利用化归为x>0的情形。由于创设了猜测情境,学生经历了一个模拟创造的过程,而探究的方法正是科学发现的思维方式,从而有利于学生构建起属于自己的“智力图象”。

2.4创设故错情境

在讲例题“现有5件不同的奖品分给4名先进工作者,每人至少一件,问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分配方案?”时,一位学生的分析具有代表性:由于每人至少一样,故先从5件奖品中选出4件分别分给4人,剩下1件奖品分给4人中任何1人,故共有(种)。这种思路类似于“排列问题”中的位置分析法,因而得到几乎所有同学的认可,说明错误具有隐蔽性和普遍性。笔者没有直接指出错误与否,而是引导学生从简单问题着手,即把奖品数改为3件、人改为2人,学生利用列举法得出共有6种分法,但按上述解法应有(种)。学生感觉到解法有问题,经过一番探究反思,终于发现原来5件奖品中任意选4件分给4人,如4件奖品为且剩下1件奖品为e和4件奖品为且剩下1件奖品a,会产生a与分别分给4人的重复现象。如何修正答案?大家悟出利用元素的相互对应关系,只要在原有基础上除以2即可,这也为“概率”的学习埋下了伏笔。当然本题也可先从5件奖品中任取2件“捆绑”成一个大元素与剩下3件奖品分别给4人,故共有(种)。这里创设故错情境不但诱发了学生积极探究,而且提高了解题的“免疫力”。

2.5创设动态情境

例如,在解决问题“就m的变化,讨论方程所表示的曲线的形状变化。”时,学生通过讨论、相互补充,总算得到了完整结论,但对遗漏现象仍心有余悸于是引导学生通过数轴来发现“变质点”,结合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的曲线形状与颜色的变化,教者绘声绘色地描述曲线的动态美:当m<0时,随m的增大,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开口渐渐张大,则突变为两条行线于x轴的直线,把两直线慢慢弯成扁椭圆(0<m<1),再把椭圆似皮球般充气,逐渐鼓起为圆(m=1),进行裂变为两平行于Y轴的直线(1<m<2),最终变成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m>2)。

学生陶醉于这一优美的动态情境之中,流连忘返,从而在学生的记忆深处打下深深的烙印。从屏幕的变化过程中,一位学生举手要求发言,原来他凭直觉大胆作出猜测:该曲线族绕着四个定点在变动。通过探讨,即把方程化为,即求得四个定点的坐标为。这一意外的发现再次把教学引向了高潮,而灵感的涌动与计算机创设的动态情境密切相关。

新的课程改革把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放在突出的位置,探究性学习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教学中只有通过各种形式创设问题情境,揭示事物的矛盾,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才能激发学习动机,积极探究,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店铺已到期,升级请联系 15923987592
联系我们一键拨号13575468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