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电阻率:土壤电阻率是衡量土壤导电性能的指标。电阻率越低,土壤的导电性越好,锌合金牺牲阳极的腐蚀速度通常越快。因为在低电阻率的土壤中,电解质离子的移动速度快,更容易发生电化学反应,加速阳极的溶解。例如,在潮湿的黏土中,电阻率相对较低,阳极腐蚀速度会比在干燥的砂土中快,通常锌合金牺牲阳极多用于土壤电阻率小于 20 欧姆・米的土壤环境中2。温度: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有显著影响。一般来说,温度每升高 10℃,腐蚀速度提高 2-3 倍3。温度升高会使电极反应的活化能降低,加速锌阳极的腐蚀过程3。同时,温度升高还会使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增加,离子迁移速度加快,有助于加快电化学腐蚀的速率3。不过,当温度高于 49℃时,锌合金牺牲阳极可能发生晶间腐蚀,高于 54℃时锌阳极的电极电位变正,它与钢铁的极性发生逆转,变成阴极受到保护,而钢铁变成阳极受到腐蚀2。湿度:湿度较高时,锌合金牺牲阳极表面容易形成水膜,这层水膜充当了电解质溶液,会加速电化学腐蚀。而在干燥的土壤中,由于缺乏足够的电解质,腐蚀速度会相对较慢。例如,在沼泽地附近等湿度大的土壤环境中,锌合金牺牲阳极的腐蚀速度会明显加快。土壤酸碱度(pH 值):土壤的酸碱度对锌合金牺牲阳极的腐蚀有重要影响。当土壤 pH 值在 6-12 范围内时,锌表面会形成一层较为稳定的保护膜,腐蚀速度较小3。当 pH 值小于 6 时,土壤呈酸性,酸性环境中氢离子浓度较高,容易与锌发生反应,加速锌的溶解,使腐蚀速度增大。当 pH 值大于 12 时,锌可能会生成一些可溶性的锌酸盐,也会导致腐蚀速度增大。土壤中的溶解氧:土壤中氧气的含量会影响腐蚀速度。氧气是一种强氧化剂,在电化学腐蚀过程中起到阴极去极化剂的作用,能够加速阳极的腐蚀。透气性好的土壤中氧气容易到达阳极表面,会加速腐蚀。例如,砂土的透气性比黏土好,在砂土中的锌合金牺牲阳极腐蚀速度可能更快。